题图:《最后的晚餐》(曾梵志[中],2001)
原载:《壹读》,有删节,题图为万周所加
作者:林楚方 秦筱
地产商在我心中的形象是有变化的。几年前我对他们好感不大,但最近几年,这个群体变得可爱了,很多人和我讲着同样的话,尊重并主张同一种价值观。感谢社交媒体,还原了他们,又或者是社交媒体改变了他们。
王石就是其中之一。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改变,他说自己30年前就这样,基本价值观从没变过。而任志强接受《壹读》采访时却说,王石从哈佛回来像变了个人,他赞赏这种变化。王石笑言:“六十岁的人到哈佛待两年就改变,那不是夸我而是夸哈佛。”
几天前,王石新书《大道当然》出版,《壹读》有了和王石深度对话的机缘。 (更多…)
各位嘉宾、各位深商会的会员、各位朋友,大家下午好!
(英文)对于哈佛企业伦理道德研讨会在深圳成功召开,我要向凯博文教授表示祝贺!我记得两年前我们在深圳召开第一次研讨会,您从美国剑桥通过Skype连线到现场。现在最后一次研讨会也在深圳举行,我们互相换位,我从英国剑桥连线现场。要感谢现代科技帮助我们跨越物理障碍,实现无障碍交流。
我相信我们的听众已经了解凯博文教授的杰出成就。我另外特别提一下,凯博文对于中国非常关心。数十年来,凯博文教授一直努力帮助改善中国的医疗系统,为了和中国医院合作他还来到中国居住。 (更多…)
万周按:本文是哈佛大学凯博文(ArthurKleinman)教授在“万科公开讲坛·亚洲商业伦理”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,根据录音整理,未经审阅。
谢谢各位!谢谢你们来听我的演讲。因为我虽然听得懂中文,但说得不好,所以最好我用英语。好不好?首先我想感谢万科集团和深商会来主办此次大讲堂,同时我想感谢哈佛亚洲中心。
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道德(moral),我把道德分成两个方面:一个是道德体验,一个是道德生活。生命从来都是与价值相关的,不管是活着本身还是协调重要的人际关系,从事对我们有意义的工作,以及住在某个特定的地方,道德体验是无法回避的,这就是我们的一个价值环境;道德生活是一个不同的意思,我不是说我们生活的世界,而是讲我们自己生活的本身,对我们什么是重要的生活?大家都希望与人为善,有些人不是这样做的,有些人不愿意帮助别人,不想回报社会,他们不想跟我们所认为和谐的价值观相一致,但我觉得大部分的人只要有机会的话,还是想与人为善。 (更多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