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以后,参会的人们将再次回想起2021年的春天,想起这次春季例会的讨论与思索,还有春日星夜下的星夜话聊。就像今天的我们,从不厌倦地重温1984年创业以来的道路与梦想。
日前,万科集团2021年春季例会在深圳大梅沙举行。这是一次特别的会议,它是关于万科成长史的回响,也是关于万科未来史的对话。
春天的故事
七年前的春天,同样在深圳大梅沙,万科集团召开了一次特别的春季例会,例会主题只有简练的五个字,“事业合伙人”。
当时,《万科周刊》以《一张影响万科未来10年的PPT》为题发表了对于会议的记录,文章写道:
万科总裁、全部副总裁、各本部管理层、所有一线公司总经理、外部咨询顾问团队及国际友人近500人出席,从规模和议题来看,用“例会”来形容万科史上最大规模工作会议有些不贴切,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,经过一段时间沉淀后,我们回顾往事时,会更好地理解万科第四个十年门槛上这次“扩大会议”的真正意义。
万周君虽未亲历当年的会议,但对那次会议的这张经典照片印象深刻:
照片中,时任集团总裁的郁亮手持1994年3月31日的《深圳特区报》,报纸上刊载着《告万科全体股东书》。在他身后的背景板上,五个大字宣告着该次会议的主题——“事业合伙人”。
▲万科集团2014年春季例会现场
如当年《万科周刊》所言,经过时间沉淀,我们才真正感受到这五个字的份量和意义。
从1984年的“下海”创业,到1988年的公司股改开启现代化转型;从1998年率先建设职业经理人制度,到2010年提出“事业经理人”文化;从2014年提出“事业合伙人”,到如今迎来全面建设,拥抱管理红利时代。
▲2014年,关于“事业合伙人”的讨论会开了一次又一次
回望来时路,万周君想起万科创始人王石曾在《道路与梦想》一书中的自白:
自来深圳那一天起我就想:如果我能掌管一家企业,就要给年轻人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,不要像我那样经历委屈求全、十年媳妇熬成婆;要尊重年轻人的选择,机会均等,尊重个人隐私。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人应该享有有尊严、荣誉、责任、理想的工作生活。
它的背后,是万科对“事业合伙人”和现代商业文化的深层思考,是对于“有尊严、荣誉、责任、理想”工作与生活的不懈追求。
就像长青的高山榕,传承自改革开放时代的初心,在万科这片土地扎根成长,开枝散叶,即将迎接着它最茂盛的样子。
合伙赢未来
此次例会主题依旧是五个大字——“合伙赢未来”。在画面背景中,一群合伙奋斗的人们正携手前行,眼前则是一望无际的星辰大海。
▲2021年万科集团春季例会主KV
在会场,来自全国的参会者不分级别、业务、区域,重新组合划分为21个小组进行讨论。不仅需要阐述小组讨论共识,还有自荐分享、随机登台发言等,所有安排都是为了更好回答:如何更好开展万科事业合伙人全面建设?
用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的话说,事业合伙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制度,更是一种发展机制、一种管理机制、一种分享机制。
说发展,因为它是面向未来十年乃至更长远的机制设计;说管理,因为它代表着万科管理方式的根本改变,而非简单的激励制度;说分享,因为万科希望通过事业合伙人,实现投资者、员工和客户之间的利益共同与共享。
▲关于“事业合伙人”的自由发言环节
这些起源于2014年的设计创想,最终形成了两本“秘籍”,一本是2017年的《万科事业合伙人纲领》,一本是今年初刚刚印制的《万科事业合伙人管理纲要》。
“秘籍”写着:“混合所有制”与“事业合伙人制度”是万科的两大制度基石;以人文精神、市场原则为内涵的“大道当然”,和以共识、共创、共担、共享为内涵的“合伙奋斗”,共同组成了万科核心价值观。
在春季例会现场,这两本“秘籍”一一摆放在了每位参会者面前。尽管对内容已经了然于胸,不少合伙人仍然乐于开卷重温。
他们所思考的也许不仅是事业合伙人的身份认同,更是在互联网浪潮之下,如何与95后、00后等“Z世代”对话与共鸣。
最好的投资
“投资自己的事业是最好的投资。”
这是贯穿例会始终的一句论述,另一句被反复提及的话,则是“事业合伙人进入全面建设时期”。在管理红利时代来临之际,在事业合伙人全面建设时期,为何尤其强调“投资自己的事业”?
与短期的投机炒作不同,“投资”一词内涵的意义在于长期主义的自主选择。“投资自己的事业”既代表着万科事业合伙人持股、跟投制度等一系列举措,更代表着对于合伙事业的长期认同与支持。
这种“合伙奋斗”的理念,正是对于传统雇佣关系和职业经理人身份的超越,有人称之为“企业家精神”,也有人称之为“主人翁意识”。
▲郁亮讲述“事业合伙人”的故事
“我在万科31年,从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走到今天,是万科给了我所有成长的收获。”谈到这一话题,郁亮引用自己的故事说,“我们最终相聚到这里,追求的不仅是财务回报,更在于个人成长,在于我们的价值是否得到实现。”
在过去三十余年,许多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感受号召,满怀理想主义加入万科。如今,他们许多人也成为了参会者,有的已是集团合伙人,有的辖理一方事业,有的则成为了专业大师。每个人的成长履历,都是一段“事业合伙人”的生动注释。
▲2000万科职业精神年宣传海报
“在这里,我们始终把人的价值的实现作为埋在心里面的东西。”在郁亮看来,人文精神、市场原则是万科不变的追求,这也正是万科与任何一家企业所不一样的地方。
在他的倡议下,会场全体合伙人共同起立,许下对于自己的奋斗承诺:
我相信劳动创造价值,相信创造能让世界更美好,相信让世界更美好是值得毕生追求的事业。我相信奋斗的人生能成就更好的自己;相信平凡的人一起奋斗,能成就不平凡的未来……
这段充满理想主义的宣言被视为万科人的自我价值认同,它也被记载在“万科筋厂”的软木砖上,每一位参会者认真地签上自己名字,将它一一垒在讲台上,拼成“事业合伙人”五个大字。
▲参会者们在软木砖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
关于2049
此次星空夜话无疑是特别难忘的一次合伙人团建。
这是大会会务准备的“彩蛋活动”:由郁亮带头,所有参会的集团高管、各BG、BU和总部部门合伙人悉数参加,每个人都身着“筋厂制造”或“万事皆可”潮流T恤,在汉白玉广场席地而坐——
每组合伙人都收到一个制作“万科星球”的手工任务,主题是:2049年,你理想中的万科是什么样的?
为什么选择2049年?它源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万科馆的主题——“2049:尊重的可能”
▲活动现场位于万科国际会议中心
有的小组只争朝夕,不忘业务,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,就在荒芜的星球上拼出了道路、森林和城市,还配齐各类养老、办公、商业场景,娴熟地阐释着什么才叫未来的城乡美好生活。
有的小组紧跟热点,畅想建设万科太空猪场,希望让所有星球的客户都能吃上太空圈养的美味猪肉。
▲美好生活场景师的工作第一步是设计一个好故事
有的小组热爱跑步,不惜成本搭建起了环球科技跑道,声称跑完一圈要花上数年。也许哪天心血来潮,我们也能跟领导请假三五年去跑个环球马拉松?
还有的小组走反乌托邦路线,想象未来科技力量主宰全球生活,人类为避免沦为AI的工具躲进地下城。此时的万科仍然继续奋斗拼搏,带领客户、员工一起打破科技垄断,重寻自由生活的自主权……
▲万科合伙人们不仅会开得好,手工技能也是一流
没有推杯换盏,没有商业互吹,这场堪称清流的团建活动,留给合伙人的是一次返老还童的脑洞旅行。
正如郁亮所说,中年危机、社交压力、生活负担已经挤压了每个职场人的梦想空间。如果没有梦想,我们将为什么而奋斗?
梦想很重要。
“你若不惜生命去追求荣耀,那就应当把星星当作目标。”
阿拉伯诗人穆太奈比的这一句诗,也许正是此次例会最好的注脚。

1.会议时间:
郁亮 | 董事会主席 |
祝九胜 | 董事、总裁、首席执行官 |
王海武 | 董事、执行副总裁、首席运营官 |
韩慧华 | 执行副总裁、财务负责人 |
朱旭 | 董事会秘书 |
4.会议语言:
中文(英文同声传译)
- 通过官网直播链接观看:
—中文—
https://www.vanke.com/investors.aspx?type=36&id=7413
—英文—
https://www.vanke.com/en/investors.aspx?type=36&id=4704
THE ARRANGEMENTS FOR WEBCAST OF THE PRESENTATION
1. Time:
9:30 a.m. to 11:15 a.m.
Wednesday, 31 March 2021 (Beijing Time)
2. Method:
Video Webcast
3. Attendance:
Mr. YU Liang
Chairman of the Board
Mr. ZHU Jiusheng | |
Director, President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| |
Mr. WANG Haiwu | |
Director,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
Operating Officer |
|
Ms. HAN Huihua | |
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nd Finance Principal | |
Ms. ZHU Xu | |
Company Secretary |
4. Language:
5. Access to the Video Webcast
(1) “Investors” Section on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Company
Chinese Interface:
https://www.vanke.com/investors.aspx?type=36&id=7413
English Interface:
https://www.vanke.com/en/investors.aspx?type=36&id=4704
(2)Please search “Yixuanfang” mini program using Simplified Chinese (易选房) in Wechat APP, or scan the mini program code as shown below to access
“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,但却有惊人的相似”
步入时光的隧道,共探古往今来
▼
……
西安,这个华夏文明发轫之地,留下了不计其数的传统智慧与文明。
从正在延承的习俗与生活、正在使用的精美器具,到身份ID发明的雏形、防抖科技最初的原理等,这座城市,有太多值得挖掘与传扬的历史、文明与智慧。
作为历史文化名城,西安近几年加强文物保护与文化宣传。大唐不夜城、不倒翁小姐姐、抖音“冰蛋”等创新型现象级文化IP层出不穷。被誉为“华夏宝库”,陕西历史博物馆也在做出改变,改革创新、“三贴五进”指导方法,不断探索新形式、激活发展新动力。
城市的种种行动都在证实,新时代下,历史不该只停留于历史层面,让古都文化从博物馆里走出去、走进千家万户,才是历史最重要的意义。
从过去到现在,万科一直与文化结缘。2021年开年,万科集团推出“就是挺传统”的年轻化品牌态度,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担当,早已内化成为万科的基因之一。
日前,西安万科与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达成战略合作。
在未来,万科与陕西历史博物馆将秉承整合资源、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展的原则,以传扬历史文化为共同目标,开启深度合作。
万科将以自有五大业务场景资源为有力抓手,让历史与大众产生强关联、强互动,赋新历史传播形式,助力传统文化复兴。
正如西安万科执行总经理梁勇在签约仪式上所说,博物馆,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灵魂,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。
万科将不负企业社会责任,持续助力陕西历史博物馆获取更多社会关注和关怀,共助西安及更多城市文化繁荣兴盛。
这个春天
西安万科携手陕西历史博物馆
献上《影子里的时光·光影展》
以此开启全年度战略合作
在光影交错中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
见证古都历史的传承
让历史从博物馆走出去
让文物从博物馆走出去
走进千家万户公众的生活
活动时间
2021年3月23日-3月30日
参与规则
带话题# 西安又又又亮了#发送微博
分享你喜欢博物馆的那些理由
转发+评论+点赞量≥10即可入围话题大赛活动
活动奖励按照评论排序
话题大赛榜单前10的网友
将获得西安万科送出的惊喜大礼
(注:进入#西安又又又亮了#话题页面
即可查看排名及入围情况)
新年伊始,故宫博物院长信门前出现了一尊特别的“福牛”雕塑。
这尊“福牛”的特别之处,在于它是一件以大大小小无数废弃物回收拼接制作而成的创意作品,名为《福牛辞“旧”》。这些组成“福牛”的原材料,绝大部分来自于故宫博物院日常收集的“废弃物”。
▲位于长信门前的“福牛”。
“零废弃”
真的可以做到没有废弃物吗?
“故宫零废弃”是故宫博物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垃圾分类项目。项目的目标是用两年时间,采用科学精细的废弃物管理方式,将填埋/焚烧处理方式的垃圾减少至无限趋近于零。项目分为“零废弃办公”与“零废弃游览”两个部分。
据统计,故宫平均每天产生将近20吨的废弃垃圾,数量巨大,处理难度高。“如果可以将这些变废为宝,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。”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,每年到故宫参观的观众数量可以达到一千余万人次,在故宫推广垃圾分类,不仅可以减少每日垃圾的数量,也可以给更多人推广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。
所谓“零废弃”,并非实现完全没有废弃物,而是持续追求把废弃物转化为可用资源,并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。为了更科学地部署垃圾分类的场景,故宫博物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开展合作,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科研团队开展环境行为学调研,为实际工作提供科学参考。
调研发现,故宫内不同区域产生的垃圾种类区别较大。在办公区,“零废弃”回收以公文纸张为主;在游览区,则以塑料瓶、奶茶饮料为主。与“零废弃办公”相比,“零废弃游览”的操作难度更大。考虑到故宫每天接纳的观众数量庞大,因不同地区的垃圾分类实施标准有所不同,来自天南海北的观众对于垃圾分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,实际管理并不容易。
为此,在2020年“零废弃日”当天,故宫博物院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合作开展了观众环境行为的调研,同时也在故宫内开展环保理念倡导活动,在多个主要的出入口设立了科普宣传区,对后续环保措施落地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持。
▲回收的垃圾正在被制作成“福牛”
在调研中,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科研团队也通过专业设备,记录下了观众游览的轨迹和状态,并对大数据进行多样分析,更科学地设计了分类垃圾桶的布局。通过调研,也间接向观众们宣传“零废弃”的相关知识与实践方法。
2020年5月1日,北京正式实施垃圾分类。截止至当年12月底,故宫累计回收箱板纸11吨,纸张0.4吨,塑料瓶8吨,金属罐0.3吨。
而这些各色各样的回收物,很大一部分又变回了可利用的“宝贝”。其中之一,就是今年春节现身长信门的“福牛”雕塑。
故宫“废弃物”
变身艺术品“福牛”
此次《福牛辞“旧”》废弃物再生雕塑由故宫博物院联合万科公益基金会、韩美林艺术基金会共同推出,超过90%的创作材料均来自于从故宫博物院分类回收而来的废弃物。
这些收集到的物品,经过艺术制作团队的消毒、修剪、打磨、拼接等工序实现焕然一新。用废旧钢材搭建骨架,将废弃塑料制品填充、粘合、拼接于骨架之上,最后塑造成型,小伙伴们完成了废弃物“变废为美”。
“福牛”的视觉创意则出自“福娃之父”设计师韩美林。韩美林本身也和牛有很深的渊源,在四地韩美林艺术院的入口处,都印着这句话:“上苍告诉我,韩美林你就是头牛,这辈子你就干活吧!”
▲韩美林老师正在为《福牛辞“旧”》废弃物再生雕塑题名
在韩美林的创作生涯中,曾有许多与牛相关的艺术作品。在他看来,选择画牛最重要的原因,是因为牛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:“牛是财富、勤劳的象征,‘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’放在牛身上,是再准确不过了;‘舔犊之情’讲的也是牛;犟脾气说的也是牛,任何事情都能坚持下来。”
▲韩美林老师笔下的牛
此次设计的“福牛”,不仅代表着牛本身的优秀品质,更是希望可以承载更多环保的意义,并向所有观众传达。韩美林说:“春节期间产生的废弃物是最多的,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,倡导大家加倍注意。”
▲韩美林老师与《福牛辞“旧”》废弃物再生雕塑
别样故宫
故宫的环保实践
少有人知的是,“福牛”并非故宫博物院“零废弃”项目产出的第一件艺术品。2020年年底,当代环保装置艺术家史玉龙和他的团队,已经利用从故宫博物院内收集到的废弃纸箱和废弃瓶盖,通过拼接绘色的方式,制作出了一件“零废弃”版的《千里江山图》。
▲“零废弃”版《千里江山图》创作过程
通过各类文创设计我们也发现,其实垃圾分类的理念并不是现代才开始的。早在宋代,就已经有了纸张回收的概念,据明代藏书家张萱在《疑耀》中记载,一些宋代书籍,是在公文纸的背面印制的。
而“零废弃”更不是故宫的第一次环保行动。比如,当下时兴的“光盘行动”,其实早在雍正皇帝时期就已经实行过了。史料记载,雍正皇帝曾两次下旨,提倡节约粮食,其中一次谕膳房:“凡粥饭及肴馔等食,食毕有余者,切不可抛弃沟渠,或与服役下人食之,人不可食者,则哺猫犬,再不可用,则晒干以饲禽鸟,断不可委弃。”
▲《国朝宫史》卷三 训喻三,故宫博物院藏
如今,“零废弃”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,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。我们很高兴看到,人们在生活中会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,减少不必要的消费,让每件物品物尽其用,对不能减少和难以重复使用的物品进行回收与分解。
在600周年的节点,万科公益基金会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发起“故宫零废弃”项目,正是希望让壮美的紫禁城更加健康、绿色、完整地走向下一个600年。
共创故宫零废弃,需要各方机构团体的努力,更离不开广大观众的支持。希望这些小小的举措,能为更多人带来点滴的环保共鸣,让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,贡献有限的力量,收获无限的美好。
注:以上韩美林老师作品及本人图片皆由韩美林艺术基金会提供。
转眼又到了元宵节,牛年伊始,你度过了一个怎样的春节?是温情,还是有趣,是传统,还是新潮?
今年春节,万科在成都与业主来了一次“就是挺传统”的创意联动,由成都万科联合《时尚芭莎》,以有趣唤醒温情,以创意重构传统。在特别的新春氛围下,用潮流影像定格了许多有爱的“全家福”。
晓勤,成都市一名普通的护士。
在去年的春节,坚守抗疫前线的她并未享受丝毫轻松,而是与所有战友一起在医院忙碌完整个假期。
今年春节,收到写真“全家福”的她在朋友圈写道:“这是而立之年的第一个礼物。三十岁没有二十岁的洒脱肆意,没有四十岁的云淡风轻。三十岁,为更好的生活奋斗。”
漫步于宽窄巷子、武侯祠、锦里街道感受文化传承,看人们悠闲地喝盖碗茶、摆龙门阵,追赶着IFS、太古里潮酷的滑板少年……在晓勤和她的家人看来,成都就是传统与潮流的共融地,在这次潮流“全家福”里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潮流态度。
这组不惧时代焦虑,欢乐养育“二加四胞胎”的“六娃家庭”是本次拍摄的一大亮点。
六位娃娃的父母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全家福拍了很多,但是带着六个孩子一起登上时尚杂志,是一件幸福感爆棚的事情。很高兴作为万科的业主,能够有这样一次机会带着家人一起潮。”
做过记者、摄像、主持人的大宝,追逐着自己的音乐梦想放弃了稳定的工作,成为一名独立音乐人。受万科的邀请拍摄“全家福”,是最令他惊喜的新年礼物。
在他看来,许多人对于“传统”的字面理解可能仍然保守。成都有“传统”的历史文化,也有现代的“潮流”街区,在这传统与潮流相融的城市,相信每个人都是新旧融合的创作者。
2021年,将是宇航当爸爸的第一年。
受邀拍摄“全家福”后,宇航开心地说道:“这次拍摄,对于我的家庭意义独特,它是留给即将出世的宝宝的一份惊喜,这也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张全家福。”
作为设计师的他,对传统与时尚也有独到的理解。在他看来,成都是一个传统与潮流碰撞又相融的城市,它有着无穷无尽的城市魅力,值得在生活中每一天去仔细探索。
在这次受邀拍摄的家庭,全部选自于成都万科服务的数十万户业主和客户。而为他们拍摄的,更是业界知名的一线大咖,有掌镜马云、白岩松、汪峰等名流摄影的摄影师贾树森,也有25年从业经验的王牌造型师曹阳,还有来自《时尚芭莎》专业团队支持。
以潮流的镜头视角,观照普通家庭的传统生活,他们用一组组时尚大片,表达了自己对传统的致敬。
除了“潮拍全家福”,万科成都还联手《时尚芭莎》与数十家成都优质商户,召集艺术、时尚、旅游、休闲和美食5大领域KOL作为潮年推荐官,带领大家在成都“就是挺传统,一起过潮年”:
万科成都
[庆祝]万科成都X时尚芭莎联名定制[庆祝] 潮年推荐官【肖全】首推四川博物院 览千古风华,探川博“时代潮气” 年在一起,硬核潮年攻略即将来袭 这个新年,#万科与你一起过潮年#
视频号
其中,成都籍著名摄影师肖全正是此次潮年推荐官之一。在久违的故乡,在这座蜀文明文化宝藏城市,让肖全的镜头带着我们游历千年文化,阅览潮流变迁。
还有时尚KOL李晖、生活类博主Miniko等潮流网红,带着我们流连太古里,徜徉猛追湾,在传统与创意的交融下,发掘着当代城市生活的小浪漫。
通过这些影像中,我们看到了成都这座“潮都”的独特个性:她守护传统,也接纳变化;她推崇创造,又饱含温情;她保存了那些温婉厚重的文化,又不断生长、融合、突破,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独有气质。
而作为不甘平庸的“弄潮儿”,万科始终“一根筋”地跟所有人一起挺传统。我们为传承传统文化不懈努力,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发现传统的时代之美,在成都,在更多的城市,守护每一个美好生活的小小梦想。